核心提示
近日,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17年3月疾病风险提示,其中流行性感冒、H7N9风险提示均为五颗星。
疾控专家表示,今年2月份,南宁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结果表明,南宁市流感活动度较高,主要流行毒株为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此外,今年3月份,南宁市仍存在发生输入和本地散发H7N9病例的风险。
流行性感冒
(关注度:★★★★★)
流感易发高发
南宁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结果表明,今年2月份,南宁市流感活动度较高,主要流行毒株为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此外,3月份正值冬春交替,早晚温差大,仍是流感高发季节。
【专家建议】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要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和缺课登记跟踪制度,加强教室、宿舍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注重学生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H7N9
(关注度:★★★★★)
散发病例增多
近期,我国H7N9疫情严峻,发病数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多,广西周边的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份均已有病例报告,广西的玉林市、柳州市、桂林市、南宁市均有H7N9病例报告,全区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H7N9阳性检出率较高。当前气温低、天气变化较大,仍是H7N9的高发季节。3月份,南宁市仍存在发生输入和本地散发H7N9病例的风险。
【专家建议】
市民要避免接触活禽
各级医疗机构加强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及时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报告、标本采集和送检等工作;规范疫情处置,做好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点处置、信息上报等工作。
加强活禽市场外环境监测;做好活禽市场管理工作,必要时采取休市、关闭活禽市场等措施;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市民接触禽鸟后要洗手,禽肉和蛋要煮熟后再吃,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早到就近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要主动告诉医生有无禽鸟接触史,疫情高发期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更不要接触病死禽,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类产品,尽可能选择购买生鲜、冰鲜禽类产品,尽可能避免到活禽市场。
诺如病毒感染
(关注度:★★★☆☆)
存在暴发风险
今年2月中下旬,随着中小学校陆续开学,全国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逐渐增多。今年2月份,全国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共78起,其中大部分为中小学、幼托机构的诺如病毒疫情。今年3月份,仍处于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预计南宁市学校、幼托机构也存在暴发疫情的风险。
【专家建议】
水要烧开饮用,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
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要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一旦发现聚集性呕吐或腹泻病例,要立即报告,及时处置。学校要对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开展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个人卫生,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要认真洗手。提倡喝开水,饮用桶装水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并且水要烧开饮用,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发病。
手足口病
(关注度:★★★☆☆)
预计发病人数略有上升
根据近几年南宁市手足口病发病的流行规律,专家预计,今年3月份,南宁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和重症数将略有上升,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的风险较上月有所上升。
【专家建议】
定期消毒孩子的衣服和被褥
相关部门要继续开展全人群预防手足口病健康知识宣传干预行动;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管理,加强传染源管理,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或暴发性疫情。
幼儿园等公众场所要保证食物的安全卫生,腐败和过期的食物不要给孩子食用,食物要煮至完全熟透。幼儿园老师要监督孩子饭前便后勤洗手,平时进行课外活动和体育活动后要定时洗手,预防病毒传播。同时要定时对孩子们的餐具、玩具、床上用品进行消毒,地板、餐桌等公用设施也要经常清洁消毒。定期进行消毒水喷洒,对孩子经常活动的场所和厕所要重点清洁,清洁后不要立刻让孩子进入或使用。密切留意幼儿园内每个孩子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在疾病流行的季节要经常检查孩子身上有无手足口病的特征和发热的症状。
家长在家中的卫生工作也非常重要。经常清洁家中的卫生死角,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极易滋生细菌,可以用毛巾沾取消毒水到处擦拭。定期消毒孩子的衣服和被褥,可以用消毒水漂洗或者拿到太阳下暴晒。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作息要规律,并且进行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
在带孩子到公众场所时也不能忽略预防手足口病。医院是肠道病菌传染的危险地带,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时,最好给孩子戴上口罩。在疾病流行的季节,最好带孩子到空气流通的野外活动,而不要到人员流动大的公众场所去,以免不慎感染病毒。
食物中毒
(关注度:★★★☆☆)
食品易受污染
3月份,随着温暖潮湿的回南天到来,食品及原料易受到微生物污染。“三月三”节日的到来,广西部分县区的老百姓有祭拜扫墓的习俗,各类聚餐活动增加,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风险增加。
【专家建议】
食物要充分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
加强食品加工、餐饮供应等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加大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防范意识,正确保存及加工食物,充分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