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园区入驻企业增多,项目推进力度加大,企业用工需求随之增长,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近日,华侨管理区以帮助企业缓解招工难题为导向,积极落实四项措施缓解企业招工难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吸引力。管理区从5月1日起,根据企业提出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问题列出整改清单及完成时限,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及时与上级政府、上级部门对接,争取项目及资金支持,按照清单落实好专人负责,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时跟进项目进展情况,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管理区通过加大力度改善园区交通、绿化、美化、亮化,给企业职工提供一个宜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改善园区生活配套设施,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丰富员工购物、娱乐、休闲选择,为员工工作之余增添乐趣,缓解职工工作压力。
搭建招聘信息平台,扩大宣传范围。争取上级政府支持,探索搭建县、乡、村三级招聘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广泛宣传园区招聘信息,收集求职就业意向,方便企业招工和求职者交流对话;建立招聘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更新招聘信息,做好经常性的用工信息发布工作,扩大招聘信息发布范围,提高招工效果。
深入企业了解用工需求,做好企业用工服务。为明确企业用工需求,管理区从5月1日起深入企业,摸清企业详细的用工信息,包含招聘工种、招聘要求、招聘数量、上岗时间、工资待遇、生活环境等内容,并将此作为招聘依据,针对性地发布招聘信息,为企业招聘合适的人才。
挖掘本地劳动力,促进劳务双方共赢。以管理区为据点向其他乡镇辐射,以隆安县为圆心向周边县区为补充,发挥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定期深入乡镇、村屯,特别是针对贫困乡镇、贫困村重点宣传,为贫困群众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帮助他们上岗就业脱贫。2018年上半年已有19家落户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152人到企业就业。
吸引本地院校毕业生,留住本地人才。管理区以县职业技术学校和其他培训为依托,将培训与企业用工对接,开展“订单式”培训,为企业提供“适销对路”的人才。管理区与院校对接,帮助园区企业在院校举办招聘会,宣传管理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园区未来发展前景,宣传企业优势、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综合对比本地和外地就业的生活成本,吸引学生留在本地就业,进入企业工作。企业通过接待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利用寒暑假组织相关专业同学入企实习、开设就业见习基地、设立奖助学金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园区对企业的认可度与知晓率,增加他们到园区就业、发展的兴趣。(潘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