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女”鼓励“邕漂族” 身残志坚宣传壮族文化
365365体育投注 www.yandiaomoju.com 2010-03-09 00:00
来源:南国早报  
【字体: |  打印 | 收藏

坚强的北漂残疾女画家潘春凤,自从被报道后,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2月28日下午3时,潘春凤应邀来到早报网,与网友们交流背后的故事。  

心酸:因工致残未得赔偿

10多年前,潘春凤因伤致残。

主持人:你是什么原因致残的?

潘春凤:我是1994年在柳州一个乡镇塑料编织袋厂做塑料加工时,因为操作不当,手弄伤了。

主持人:受伤后,还继续在原来的工厂上班么?

潘春凤:受伤后,我在医院住了整整一年。出院后,因为不能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我在致残单位做了3年的仓库保管员。

主持人:那你是从头开始吗?工作起来是不是遇到很多困难?

潘春凤:对的,刚开始都是左右颠倒的。后来,我抛鸡蛋来练习手指灵活度。我的左手从只能端大碗,到后面可以写出一手好字。

主持人:后来你是怎么辞职的?

潘春凤:因为工厂效益不好,单位很多同事都跳槽了。当时我就想今后的去路。1996年年底,我曾到县里找过司法部门,问“单位会不会赔偿工伤费”。他们了解后,告诉我,已经过了起诉时效。

漂泊:只身闯荡多个城市

离开单位后,她开始走上了漂泊之路。在上海,她找到了自己的梦,她用曲折的方式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

主持人:1997年你离开家后,去了哪?

潘春凤:离开柳州后,我去了上海,后来就到处流浪,曾经去过浙江,广州等几个城市

主持人:在上海,你怎么过的?

潘春凤:我当时身上只有100元,带着一大堆馒头和火车上的水,来到了上海。一下车就看到了上海有丐帮,他们还到我面前来讨钱,我想我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赚钱,但我发现自己不能像他们那样“掌心向上”(讨钱)。于是我想到可以帮人画画。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上中学还获奖,于是我买了笔和纸。

主持人:你怎么找到人来做你的模特,人家会相信你么?

潘春凤:当时我拿着笔和纸,就在广场寻找对象。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位72岁老大爷,我说大爷给你画个画像。老大爷同意后,他才发现我是独手画画,当即向我说“不简单”。

主持人:他怎么帮助你了?

潘春凤:我一边画画一边跟他讲我的遭遇。老人听着我的故事一直在擦眼泪,我画了一个半小时。画完后,他问我有何打算,我说想画画。他说可以帮助我,原来他是退休的南下干部,在柳州工作,这次回上海探亲,让我跟他回柳州。

主持人:你就这样跟他走了吗?

潘春凤:回柳州以后他给我找了房子,还不时地从图书馆借来绘画方面的书。老大爷之所以帮助我,是因为我不像其他人那样去乞讨,而是靠自己的劳动去赚钱。他认为,这点很值得尊重。随着我的人像技术不断提高,不仅收了徒弟,还下到农村给村里的老人画画。

主持人:为什么离开柳州?

潘春凤:离开是因为我把画画当成了职业,我不再愁我没有饭吃了,但是我想有更高一层的发展。我在看书的过程当中,知道油画是很难画的,我就想尝试画油画,我的想法得到了大爷的支持。

主持人:你后来画了油画么?

潘春凤:画了,但是画油画必须得扔掉炭笔,我舍不得。因为这是我赚钱的工具。当我在挣扎时,有一天,我的所有东西被小偷洗劫了,连炭笔都不见了,我觉得是上天帮了我,让我下定决心扔掉炭笔。

梦想:把壮族文化发扬壮大

通过自己的努力,她的作画水平日益提高,在北京,当她发现壮族文化没有得到更多的表现时,她决定用画画的方式宣传民族文化。

主持人:你以画为生,境况有好转么?

潘春凤:2003~2006年期间,我去了昆明、丽江。在丽江跟老板合伙开店,在那里也是速写,画人头像,也有画油画的。几年下来我存了不少钱。

主持人:现在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潘春凤:我在丽江认识一个女孩,她是清华美院的学生。我们交流了不少作画的知识。2008年她回北京,2009年我就跟着去了。我在北京通过那个女孩认识了一些老师,我跟老师说想画藏族题材,老师说现在有很多人画藏族题材,已经无法再超越他们了。我是壮族人,可以画自己熟悉的民族。再到后来,我去了中国美术馆和中华民族博物馆,发现那里介绍壮族文化的内容很少,我当时觉得,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源远流长,我决定以作画
宣传壮族文化。

主持人:那你是怎么做呢?

潘春凤:我开始到图书馆来找一些壮族文化的资料。一个同行告诉我,百色那坡县的黑衣壮仍然保持浓郁的壮乡风俗。我在网上搜索后,就找到了吞力屯,并两次进屯采风。  

启示: 规划人生 坚持不懈

作为一个长期漂泊的人,遭遇不少白眼与歧视,要坚定的生活下来,除了必须的决心,还要有自己的梦。

主持人:以你的经历,能不能给一些在南宁工作的年轻人一些建议,让他们学习一下如何生存?面对压力如何释放?

潘春凤:首先要定位自己,定位人生,然后规划人生,然后朝着一定的目标,朝着已经规划好的人生,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如果遇到挫折也不要放弃,只要努力,就算达不到目标,但至少会接近它。






主办:隆安县人民政府,电话:0771-6522133。承办:隆安县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电话:0771-6526366
桂ICP备11001999号    桂公网安备 4501230200001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501230001         故障反馈、删帖、纠错投诉,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2014.08.05_FZ   广西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