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古镇万安楼
365365体育投注 www.yandiaomoju.com 2017-07-21 00:00
来源:县新闻传播中心   作者:梁识
【字体: |  打印 | 收藏

■梁识

  最近喜闻雁江古镇新添了个好去处——万安楼,且建成了个书屋。趁双休日休息我和文友欣然前往,只想一睹为快。

  正值初夏,时雨时晴。从隆安县城往雁江古镇也就20多分钟的车程,到了新街开发区直接往右江边的龙舟广场,再往古镇左拐200米就到了富兴街,这万安楼就在富兴街9号。站在骑楼外,只见“万安楼”三个泛着天蓝色的苍劲有力的行草大字,镶嵌在一块40×100厘米的山木上。“免费借阅图书”、“免费茶水”两行字写在门框上。万安楼的女主人黄大姐正在石磨边沏茶,看到我们连忙起身把我们迎进屋里。踏进屋子,只见地板是绿砖铺就的,屋里也就4米宽,8米深,30多平方的样子,砖木结构,三层小楼,一楼还装修成了一个“楼中楼”,古香古色,别样的雅致。

  屋里有三个大书架,两个书桌,一台石磨,墙壁两边的壁柜也堆满了图书。黄大姐介绍说,两个大书架是雁江镇商会赠送的,另一个是黄大姐从家里拿来的楠木木料,花了几百元加工费做成的。书桌是城厢镇计生站赠送的。放眼浏览,只见《专家眼中的那文化》、《那之韵》、《隆安文艺》、《古镇春秋》、《八桂诗词》、《隆安诗集》等图书堆满书架,整个书屋至少也有1000多册了。许多图书还是黄大姐从一些单位和废品店“掏”来的呢。

  这时,一阵清风吹进屋里,屋外下起了小雨,骑楼外雨水从瓦屋上滴滴答答地滴到地面石板上,屋里更加凉爽。两个女孩手捧书本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来:“黄阿姨,我们来还书。”她们是雁江中心小学的学生,手上拿着《青春期教育》、《脑筋急转弯》等书本。黄大姐听到喊声脸上带着笑容露出酒窝,热情地招呼两个女孩进来。

  做好借阅登记,黄大姐送走了两个小学生,又开始用新刻制的“万安楼存书”印章给新书盖印,一边盖印一边翻阅,一股油墨书香飘满小屋。谈起这间小屋,黄大姐侃侃而谈。她说,雁江古镇已经有近300多年的历史,现在也经常有很多外地游客前来旅游,但古镇的维修保护也成了一个问题,有的骑楼都成了危房,看着都心痛。这万安楼是去年她和丈夫来看望街对面的文友农先生,发现原住户要转让,才接手过来的,包括装修费用共花去了差不多10万元。黄大姐至今还没有正式工作,目前还供女儿读大学,20多年的积攒都投入这间老屋了。她说:“平时看见外地来的游客在街上转来转去,我就想建个书屋,摆点茶水,让游客有个歇脚的地方。”显然,这就是献爱心,做善事,办好事,为古镇文化建设作贡献吧。她还说,来到这里就是感到没有压力,心里轻松、平静、舒服,许多游客也都这样说。

  万安楼书屋免费对外开放,黄大姐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必定从县城过来,平时就把房门钥匙交给街对面的农大嫂,让她来打理。而邻居80多岁的农老先生更是常客,他最喜欢《隆安县志》,他说传统文化不能丢啊。正说着,又一个女孩拿书本进来。我一问才知道她是姓余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她是来赠送《木偶奇遇记》等4本图书的。呵呵,你看,不但有借去的,还有赠送的!今天真是不枉此行,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也许还会怀疑古镇书屋是徒有其名的呢。

  雁江古镇以前号称“小香港”,水陆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地灵人杰。古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许许多多的书香门第和民间艺人,如目前排塘街的民间书画艺人余老先生、开发区1号街1号楼的农民作家老成等等,他们的家庭文化氛围和他们创作的文艺书画作品代表着当代古镇文化已发展到的一种境界。2012年成立的雁江镇文联,也是南宁市成立最早的第一个乡镇文联。

  “万安楼”是原来的老房主陆姓人家起的名,这陆姓也是大户人家。如今,旧的“万安楼”匾牌已经遗失,新的匾牌“万安楼”几个大字是黄大姐的亲舅舅、县书法家韦老先生亲手雕刻的,其寓意深远,回味无穷……

  万安万安,书香心安!







主办:隆安县人民政府,电话:0771-6522133。承办:隆安县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电话:0771-6526366
桂ICP备11001999号    桂公网安备 4501230200001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501230001         故障反馈、删帖、纠错投诉,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2014.08.05_FZ   广西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