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双赢的战役,也是一幕腾飞的序曲。当自治区吹响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号角,我县凭借强大的产业支撑、强劲的装备投入和强力的工作推动昂然启程,大步迈进,迅速推进隆安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让“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产业特色化”的创建要求成为示范区的最好注解。一个以香蕉为主导产业,融科研、产业、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正逐步呈现,并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2014年,全县香蕉种植面积总数达24.98万亩,投产18.26万亩,产量36.61万吨;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倍。
香蕉,成为隆安最耀眼的“农业名片”。
“一区四园” 示范有规划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宏伟蓝图,我县在综合本地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后,以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经营主体清晰的广西金穗农业生产示范区为中心,计划用6年时间打造总面积达8万亩的隆安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这个版图纵横四方,分为面积1万亩的核心区、2万亩的拓展区、5万亩的辐射区,总共涉及3个乡镇14个村(社区)8000多户农户。
“一区四园”是示范区规划蓝图中最关键的一环,形似四足鼎立,支撑起整个示范区的主体框架,即在示范区内建设香蕉标准化种植产业园、香蕉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香蕉交易产业园、蕉园新村观光体验园。用浓墨重彩描绘出一条清晰的以发展香蕉上中下游产品为主线,以延长香蕉产业链为目标,农业与旅游紧密结合的发展脉络。
“一轴五驱” 产业特色化
要启动隆安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这艘“香蕉航母”,强大的动力必不可少。我县紧扣自治区提出的创建要求,坚持用“五化”作为核心发展轴上的原动力,以经营组织化撬动传统农业,以装备设施化带动规模发展,以生产标准化促动品质提高,以要素集成化推动整体优化,以产业特色化拉动转型升级,五轮齐发,驱动香蕉产业的发展壮大。
通过金穗“公司承租+发包型”的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使分散的千家万户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系起来,建立起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品牌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齐全的水、电、路设施和所有种植基地配套安装水肥一体化滴灌、无伤采收索道等,发展了8300亩的香蕉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建立健全生产档案制度、产地准出制度、质量可追溯制度,所有农业产业均严格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率100%,香蕉鲜果达到国家绿色食品A级标准。通过要素集成,促使8.7万多亩流转储备土地、整合资金约1.96亿元、无病脱毒组培苗繁育和栽培等十几项农业产业技术、8名博士和高工等专家技术人才在示范区内协调配合,整体优化。通过香蕉交易产业园、香蕉产品深加工产业园、蕉园新村观光体验园的建设,突出我县的特色优势香蕉产业,带动促进关联产业集聚,延长了香蕉的产业链,使香蕉产业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粗放型产业向集约型产业转变。
“一引二建” 发展科技化
科技是提高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支撑示范区崛起的筋骨。我县强化“一引二建”,由金穗公司牵头,大力引进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广西金穗科技小院、联合广西农科院建立特色作物试验站、申报广西香蕉育种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项目等方式,柔性引进并联合培养了一批兼具理论功底和生产经验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专科生。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通过与广西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等具备高水平技术研发实力的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在优质组培苗选育、有机肥生产、香蕉深加工、香蕉采收管理技术等方面开展研发,引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养分综合调控技术、土壤酸性综合改良技术和叶片营养诊断等技术在示范区得到了实质性运用。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鼓励引导农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每年举办250余场培训对周边近20万亩区域内的香蕉种植大户进行培训。目前,已有广西香蕉产业协会、隆安绿水江香蕉产业合作社等落户示范区。
“一体多元” 乡村美如画
翠绿的蕉林与白墙灰瓦的特色建筑交相映衬,闲适的观光体验和紧张有序的农业生产并轨进行,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现代的服务设施互相结合——示范区实行“一体多元”的发展模式,突破拓展原有的经营领域,并将农业产业、传统文化、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农业观光深度融合,将科普、培训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极大提高了发展的空间和层次,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新农村画卷。
产供销、农工贸一体促使示范区转型升级,逐步走向成熟发展轨道。示范区内,金穗公司香蕉每年保守产能已达10万余吨,其打造的“绿水江”和“金纳纳”两个香蕉品牌在全国18个省、23个地市拥有稳定的销售网络,并出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香蕉粉/浆深加工园年可加工鲜香蕉25万吨,年产香蕉浆10万吨、香蕉粉3000吨;香蕉交易产业园包括占地180亩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并配套建设电子商务及信息平台和冷链仓储物流平台,将使香蕉贸易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
龙头企业覆盖的那桐镇定江村定典屯是我县重点打造的示范村屯。这里,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不仅可以欣赏到白墙灰瓦、坡屋顶、马头墙、百鸟带等充满壮族特色和“那”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还可以观 “那”展演,听“那”传说,品“那”小吃等,感受隆安“那”文化之乡的独特魅力。这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徜徉在800亩蔬菜产业基地、800亩花卉苗木基地、300亩百花园中感受生态之美,在200亩的百蕉园中品尝世界各地的香蕉,在200亩的四季果园中采摘自然的馈赠。这里,科普教育和科技培训融为一体,8000多亩香蕉标准化生产基地可以随时参观香蕉组培苗脱毒、标准化种植、水肥一体化管护、无伤采收索道采摘、入库冷藏等一系列香蕉生产过程,还被打造成南宁市农业产业化体验培训基地,搭建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绝佳平台。
“一份三收” 生活传佳话
期待更稳定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更优美的环境、更完善的社会保障……这既是人民群众的梦想,也是示范区创建的方向。
示范区创立了“统租分包”、“产业联盟” 的土地流转 “金穗模式”,金穗公司以地租、劳务、入股超额分成、奖励、养老福利等保障流转土地农户的收益,形成农民收入增长与公司发展同步的良性联结机制,农民的收入一份变三份,不仅获得“地租+承包工资”和“基本价+超额分成”收益,还可从生态农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中获益。今年,预计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拓展区达到10000元,辐射区为8000元。而通过核心区内的示范村项目,农民享受到了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更加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节节攀升。
在我县数十万亩的绿色蕉海中,隆安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这艘巨轮已经起航,它的崛起,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性时刻,对全县的农业农村改革发生着深刻影响,它将紧跟时代的步伐,承载人们美好的梦想,朝着指定的航向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