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季节,驾车行驶在二级路上,两旁是一望无际的香蕉林,满眼是绿绿的蕉海,这是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香蕉种植基地。经过20年的发展,金穗公司发展成中国最大香蕉标准化产业基地,目前集团流转的土地储备面积达11.9万多亩,年产香蕉达12.8万吨,不仅扬名区内外,更是国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从名不见经传,到行业翘楚,金穗无疑是成功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当我们了解这家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也理解了他的成功。
要搞农业,最重要最基本的是什么?答案是土地。想要规模化的发展农业产业,更需要大量的土地。金穗人想出了个“金点子”,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把周边农户的土地先承包过来,按照小块、大块整理好以后,统一进行开发,建成高标准香蕉基地,然后将土地又发给农民,按照产量计算承包金。在坐收土地租金的同时,村民还可以到公司务工,获得“地租+承包工资”的收入。至于地里的一切,诸如物资、种苗、收购等,都由公司代收,让农户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这一模式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公司、农户双赢格局,而且有效解决了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及农民利益保障等诸多问题,让农民离土不离乡、给地不失利、就地做产业工人,走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这种反哺式的土地流转模式被称为“金穗模式”。
“金穗模式”有多少含金量,公司负责人给笔者算了一笔帐,企业以每亩1100-1300元的租金租下,按照平均每户人家有10亩土地来算,每年仅租地就可收入1万多元;来金穗公司打工日薪75-100元;承包金穗公司土地则可获得每年分红。每年农户收入7-8万不成问题,农民的收益得到了保障,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了。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发展关键引擎。金穗公司在种植香蕉领域发挥现代化农业科技优势,大力应用以色列精准化水肥灌溉一体化技术,不断探索最适合香蕉生长的精准水量和化肥的施量,坚持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保证安全放首位,着力打造精品香蕉。“公司蕉园都是自动化操作,两个人能管六七十亩地,不但提高了自动化水平,更降低了人工成本。”公司技术总监,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李宝深介绍说。
金穗公司坚持走品牌路线,先后培育了“绿水江”和“金纳纳”两大国产香蕉品牌,畅销全国26个省38个地市,还出口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过去由于缺乏深加工,鲜蕉价格波动较大,制约了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今年年初,铂洋年产10万吨香蕉浆及3000吨香蕉粉项目试投产。该项目每年可加工鲜香蕉28万吨、年产香蕉浆10万吨、年产香蕉粉3000吨和其他香蕉含片、香蕉果酒等系列产品。既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农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又拉长了公司产业链,对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金穗模式”发展过程中,金穗生态园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金穗生态园包括定典屯综合示范村和农业休闲生态游,定典屯在依托香蕉产业的同时,更拓展了观光休闲、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发展,优美的自然风光,特色的壮乡民俗风情,以“吃在农村、住在农村、玩在农村、乐在农村”为核心,让金穗生态园成为我县一个旅游发展新热点、新亮点。
金穗公司的发展之路是我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凤鸣公司、富凤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为养殖户提供鸡苗和技术,并保价收购,保障养殖户利益。
雁江镇昌隆以公司为龙头,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入社的方式,建立了当地特产“雁江香米”生产基地,实行品种、种植、管理、技术服务、收购、深加工、精包装和销售“一条龙”生产。越来越多的“隆安制造”走向市场,走入消费者家中。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提速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全县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着力于农产品加工业的规划和发展,积极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同时,我县结合生态乡村建设,积极探索“产村互动、农旅融合”新路子,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业、餐饮业和农家乐,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目前,我县以“走进农家生活、品味农家菜肴、体验农耕文化、欣赏乡村风情”为主题,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潘玲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