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解决就业难与用工荒的新“鹊桥”
隆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8-05-17 10:55  
【字体: 推荐给好友 | 打印 | 邮件订阅 | 收藏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一方面企业“用工荒”问题长期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群众“就业难”问题并存。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县人社局提出了以下措施:

一、企业“用工荒”与群众“就业难”矛盾突出的现状及原因

(一)就业用工现状。今年以来,县人社部门“线上+线下”并进搭建就业和用工推介平台,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贫困群众“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2018年我县共组织各类现场招聘会的企业50多家,提供岗位5000多个,入场的群众人次达10000人次,但达成就业意向仅为1466人。据统计,目前的用工荒主要集中在操作工荒和技术工荒,我县提供的50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有3500多为操作工,1400多为技术工。

(二)企业“用工荒”与群众“就业难”矛盾突出的原因是: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对高素质高技术的工人需求增多而大多贫困群众由于知识水平不高无法胜任,产生技术另一方面,操作工岗位集中在广东、南宁及本县经济管理区的企业,这与大部分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顾家又赚钱的期待有差距,产生操作工“荒”。

二、多渠道搭起解决就业难与用工荒的新“鹊桥”

(一)创新职业培训模式,化解“两难”变“双赢”。

1.以就业为导向,贫困群众自主培训模式全覆盖。县人社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发布紧缺工种培训信息,引导和鼓励贫困群众参加政府全额补贴培训费的自主培训2018年我县已有190人参加了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自主培训,工种是电工和保育员。都结乡天隆黄女士2017年之前一直在家务农,2017年自主参加了县人社部门组织的育婴员培训班,并取得了育婴师初级证,2017年8月黄女士在南宁做月嫂,月薪4500,比同行没有证书者月薪多了800元左右。

2.重点开发项目制培训通过跟企业合作、开展用工需求调查等挖掘市场有需求,就业方向明确的培训项目,组织待业贫困群众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直接就业,实现精准就业,高质量就业。今年将重点在我县经济管理区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创业园和扶贫车间等挖掘培训项目,组织就业困难人员开展项目制培训。目前已计划在吸纳贫困劳动力较多的扶贫车间开展项目制培训。

3.鼓励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培育高级技术工培训补贴资金向企业培训倾斜,鼓励企业培育人才,留住人才。2015以来我县共补贴4家企业20.89万元对486名在岗工人开展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其中有422名工人分别取得了不同层次的国家级证书,有效缓解了企业的技术工短缺问题。

(二)政府和企业协力设立更多“乡村化”岗位。

1.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贫困村兴办工作点,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扶贫车间,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今年计划设立扶贫车间150个,目前已经认定广西睦丰家居有限公司隆安县惠民制衣加工厂隆安县启源车缝加工厂5个“就业扶贫车间”,涉及服装加工玩具加工、手工编织等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乡镇设立加工点119个,实现就业297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就业870多人,就业人员实现月增收500-4000元

2.落实各项稳岗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

  3.大力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定向吸纳贫困群众。







主办:隆安县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隆安县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  内容审核和发布:隆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桂ICP备11001999号    桂公网安备 45012302000010号          故障反馈、删帖、纠错投诉,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2014.08.05_FZ 广西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