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那”文化内涵 打造“那”文化品牌
365365体育投注 www.yandiaomoju.com 2017-05-11 00:00
来源:南宁新闻网  
【字体: |  打印 | 收藏

  多彩那文化,魅力四月八,在众人的热切期盼中,5月3日上午,2017年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暨“四月八”农具节隆重开幕,数万人不约而同,欢乐相聚那桐镇,共同见证了那文化节启动的盛况。精彩丰厚的“那”文化民俗表演醉倒了八方游客,民间商贸活动火爆热闹。

  今年的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暨“四月八”农具节活动内容丰富,民俗文化展演看点十足。“那”美食一条街、“那”农耕生态体验、“那”农具非遗展销、“那”民族歌舞抢鲜品、“那”猕猴抢鲜看、隆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图片展等主题活动令人目不暇接,让许多游客萌发了体验那文化,聚焦那山水,品尝那美食,感受那份情的冲动和激情。一系列“那”文化鲜明的传统民俗节目——彩龙点睛、千人祭拜稻神、千人祭拜农具、舞狮表演、敬牛仪式、三界神及千人特色巡游主题表演等,原汁原味地体现了“那”文化的精髓和丰富内涵,让游客领略到属于“那”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得观众连声道好。在活动主会场那桐剧场,八方游客和当地群众慕名而来,把整个现场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真可谓人山人海,喜庆祥和。

  上午11时许,2017年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暨“四月八”农具节启动仪式正式开始。

  在喜庆激昂的锣鼓声中,出席启动仪式的领导和嘉宾共同为四条彩龙点睛。随后,其中两条纯手工制作的稻草龙在场上翻腾舞动,进行了精彩的表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稻草龙在空中盘旋飞舞,追逐龙珠,欢腾跳跃。通过那龙与彩龙的嬉戏、斗珠、炫技几个环节,展现了“那”乡的稻草龙文化,让稻作文化再次升华。不少媒体记者和游客手持“长枪短炮”,不停抓拍精彩瞬间。

  启动仪式上,我县基层群众演员以“那”文化为原型自编自演了多套精品节目,为八方游客和父老乡亲献上了精彩绝伦民俗文化展演。原生态的祈福表演《大石铲舞》通过挥舞的石铲让我们再次重温“那”祖先气势恢宏的劳作场面,隆安壮族民歌《今天是个好日子》,舞蹈《担·壮汉》,《壮家达尼》,大型歌舞《广西尼的亚》、《四月八》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相继上演,将“那”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看得如醉如痴,许多游客和媒体记者也被现场氛围和隆安独特的“那”文化魅力所深深吸引。

  当天,“那”农具非遗展销作为节日的主要内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乡亲们的兴趣,圩市上到处摆满了犁、耙、锄、刮、镰、铲、刀等传统农具,斗笠、箩筐、簸箕等大量竹制品陈列成行,传统手艺人当场编造农具,精巧的技艺引得大伙纷纷驻足观赏,古老的农具凝聚着那乡农家人的智慧,再现了隆安深厚的稻作文化,不仅作为当地人的日常劳作用品,也成为了具有浓厚“那”文化载体的旅游产品,深受外地游客喜爱。

  文体搭台,经贸唱戏,民俗表演,精彩纷呈。隆安那山那水那文化在今天以其独特迷人的魅力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深深吸引着八方宾朋,如今,“那”文化旅游节经过不断地打造和升级,已经办成了助推隆安旅游崛起、弘扬隆安灿烂文化、展示隆安发展形象、传承中华传统文明的精神盛宴。

  近年来,隆安县借助“中国‘那’文化之乡”这张国家级名片,深入挖掘“那”文化内涵,全力打造“那”文化品牌,加快推进“那”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工作,积极申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将传统的地域文化与经贸合作有机结合,利用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搭建集商贸、引资、旅游于一体的发展平台,为隆安县的经济文化飞速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据了解,本届隆安“那”文化旅游节暨“四月八”农具节从4月29日开始至5月4日结束,共历时6天。期间,在隆安县的那桐、屏山、布泉等乡镇,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整个活动预计吸引县内外游客达20万人次。







主办:隆安县人民政府,电话:0771-6522133。承办:隆安县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电话:0771-6526366
桂ICP备11001999号    桂公网安备 4501230200001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501230001         故障反馈、删帖、纠错投诉,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2014.08.05_FZ   广西举报中心